Dr. Bao Yan Liu 刘保延 教授
2024 4th World TCM & Acupuncture Week has ended. We will see you in 2025.
Dr. Bao Yan Liu 刘保延 教授
演讲题目: 中医针灸 “天人合一” 医疗模式
刘保延,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临床疗效评价重点研究室主任,兼任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主席,中国针灸学会会长等。致力于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方法以及中医药大数据利用的研究。近三年发表学术论文261篇(他引2954次),SCI文章42篇(他引184次);获专利9项,软件着作权12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
长期以来致力于以循证医学理念结合针灸特点,创建针灸的临床评价体系,提出真实世界临床评价方法的研究,研发的“中医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统”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形成软件着作全30多项,在全国近百家医院推广应用;提出的“真实世界临床科研范式”被广泛接受,代表论文多次中国科协推荐为百篇优秀论文、F1000论文。领衔开展针灸的临床评价研究,结果在国际顶尖国际期刊发表,推进了针灸国际化进程。作为中国针灸学会会长,组织开展针灸标准规范、临床实践指南的制定,建立了“三会互动“工作模式,使针灸标准化工作走在全国中医药行业前茅,中医药国家标准58项中针灸标准占到85%,ISO第一个中医药标准即是针灸针的标准,针灸标准化工作获得中国标准组织奖、中国标准奖以及中国针灸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大大提升了我国针灸的软实力。作为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主席,带领70多个国家253多个团体会员,响应《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16-2020年)》规划,弘扬“中医针灸”这一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世界人民健康的贡献,近3年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举办了系列中医针灸文化活动,通过高层互动、学术交流、培训教育、义诊咨询和文化展览等多种方式,为中外各国传统医学领域合作铺路搭桥、为中医针灸学术繁荣增添活力,足迹踏遍35个国家和地区,极大地推进了中医针灸在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影响力。
新冠肺炎肆虐期间,从2020年2月3日开始加入仝小林院士在武汉组织的社区隔离人群的中医药干预工作,创立了中医通治方+社区+互联网为特点的“武昌模式“,组织研发了抗疫APP,开展了”隔离人群结局注册登记研究“,注册隔离人员5370人,组织170名医生自愿者通过电话、APP与患者沟通3万余次,相关工作在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等进行了报道,受到高度重视。借助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平台,策划并组织开展了”国际抗疫专家大讲堂“,邀请国内外专家就抗疫的中国方案、中国经验等进行介绍,20多个国家5000到万人参加;组织国内企业向埃及、波兰、伊朗等国捐赠中药、艾灸等救治物质;邀请相关专家给伊朗卫生部等组织的新冠肺炎患者会诊、讨论8次,受到伊朗卫生部的书面感谢;疫情初期组织国外华人给国内抗疫捐款100多万。在中国针灸学会层面,组织起草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针灸干预的指导意见(第二版)》,已被翻译成英文、法文、西班牙文、葡萄牙、日文等在国外传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